2019年02月06日 作者:缅甸小勐拉 | 分类:www.9992019.com新闻 | 浏览:20 | 评论:0
《卜居》是《楚辞》中的一篇。“卜居”的意思是占卜自己该怎么处世。相传为所作,实际上是楚国人在屈原死后为了悼念他而记载下来的有关传说。文章表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,反映了屈原的愤慨和不满,歌颂了他坚持真理、不愿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。
屈原既放②,三年不得复见③,竭知尽忠,而蔽鄣於谗④,心烦虑乱,不知所从。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⑤:“余有所疑,原因先生决之。⑥”詹尹乃端策拂龟曰⑦:“君将何以教之?”屈原曰:
詹尹乃释策而谢曰(23):“夫尺有所短
2019年02月01日 作者:缅甸小勐拉 | 分类:www.9992019.com新闻 | 浏览:16 | 评论:0
【关于楚辞在中国美学研究中的价值,虽也有学者提及,如李泽厚认为,中国美学有儒道禅屈的传统,但对其与中国美学的深刻关系,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】。一是楚辞本身就具有对美的问题的思考,如其“内美”说。二是楚辞中潜藏的美学气质所引发的关于美学和人生的思考。当儒家理性主义风行之时,楚辞所带有的超迈、烂漫、自由的情调,为中国人的审美生活注入了新质。《诗经》和楚辞,一南一北,构成了影响战国以来中国人审美生活的两大因素。如果说北风是庙堂的、民俗的,而南骚则可以说是自我的、艺术的。楚辞与庄子有很相
2019年01月28日 作者:缅甸小勐拉 | 分类:www.9992019.com新闻 | 浏览:19 | 评论:0
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素”。2000多年前,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其不朽名篇《卜居》中写到“宁廉洁正直以自清”,这是我国古代文献中首次出现“廉洁”一词。公元前278年,秦军攻破楚都郢,屈原悲愤交加,忧国忧民,遂于该年农历5月5日怀沙自沉汨罗江。此后,屈原以其崇高人格和廉洁品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儿女清廉自守,克己慎行。端午将至,巴陵风纪网推出专题——端午话廉:志洁行廉忆屈原。
端午节又叫端阳节、重午节。此外,端午节
2019年01月14日 作者:缅甸小勐拉 | 分类:www.9992019.com新闻 | 浏览:27 | 评论:0
《卜居》记述了屈原对人生道路的坚定选择,显示了一位伟大志士身处黑暗世道的铮铮风骨。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《卜居》原文及译文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!
屈原既放,三年不得复见。竭知尽忠而蔽障于谗。心烦虑乱,不知所从。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:“余有所疑,愿因先生决之。”詹尹乃端策拂龟,曰:“君将何以教之?”
“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,将游大人以成名乎?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,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?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,将哫訾栗斯,喔咿儒儿,以事妇人乎?宁廉洁正直以
2018年12月10日 作者:缅甸小勐拉 | 分类:www.9992019.com新闻 | 浏览:54 | 评论:0
屈原既放,游于江潭,行吟泽畔,颜色憔悴,形容枯槁。渔父见而问之曰:“子非三闾大夫与!何故至于斯?”屈原曰:“举世皆浊我独清,众人皆醉我独醒,是以见放。”渔父曰:“圣人不凝滞于物,而能与世推移。世人皆浊,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?众人皆醉,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?何故深思高举,自令放为?”屈原曰:“吾闻之,新沐者必弹冠,新浴者必振衣;安能以身之察察,受物之汶汶者乎?宁赴湘流,葬于江鱼之腹中。安能以皓皓之白,而蒙世俗之尘埃乎!”渔父莞尔而笑,鼓枻而去,乃歌曰:“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吾缨;沧浪之
2018年12月04日 作者:缅甸小勐拉 | 分类:www.9992019.com新闻 | 浏览:47 | 评论:0
《卜居》是《楚辞》中的一篇。“卜居”的意思是占卜自己该怎么处世。相传为所作,实际上是楚国人在屈原死后为了悼念他而记载下来的有关传说。文章表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,反映了屈原的愤慨和不满,歌颂了他坚持真理、不愿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。
屈原既放②,三年不得复见③,竭知尽忠,而蔽鄣於谗④,心烦虑乱,不知所从。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⑤:“余有所疑,原因先生决之。⑥”詹尹乃端策拂龟曰⑦:“君将何以教之?”屈原曰:
詹尹乃释策而谢曰(23):“夫尺有所短
2018年11月26日 作者:缅甸小勐拉 | 分类:www.9992019.com新闻 | 浏览:46 | 评论:0
《卜居》一文中表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,反映了屈原的愤慨和不满,歌颂了他坚持真理、不愿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。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屈原既放,三年不得复见。竭知尽忠而蔽障于谗。心烦虑乱,不知所从。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:“余有所疑,愿因先生决之。”詹尹乃端策拂龟,曰:“君将何以教之?”
“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,将游大人以成名乎?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,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?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,将哫訾栗斯,喔咿儒儿,以事妇人乎?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,将突